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理论 >> 易理典籍 >> 内容

渔樵问对

时间:2021/6/30 16:41:11 点击:

北宋邵雍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的化身

 

原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鱼可钩取乎?”

:“。”

:“钩非饵可乎?”

:“。”

:“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利同也其害异也敢问何故?”

渔者曰:“子樵者也,与吾异治,安得侵吾事乎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彼之利,犹此之利也彼之害,亦犹此之害也子知其小,未知其大鱼之利食,吾亦利乎食也鱼之害食,吾亦害乎食也子知鱼终日得食为利,又安知鱼终日不得食为害如是,则食之害也重,而钩之害也轻子知吾终日得鱼为利,又安知吾终日不得鱼而为害也如是,则吾之害也重,鱼之害也轻以鱼之一身,当人之一食,则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又安知钓乎大江大海,则无易地之患焉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子之言,体也,独不知用尔

 

——【译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边有一樵者路过放下柴担休息坐在大石头上问鱼者:“能钓到鱼吗?”

:“。”

:“鱼钩上不放鱼饵能钓到吗?”

:“不能。”

:“钓到鱼不是鱼钩而是鱼饵可见鱼因吃食而受害人因吃鱼而受利都是因吃其利一样而结果不一样请问这是为什么?”

渔者说:“你是打柴的与我工作不一样又怎么能知道我的事呢然而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鱼的利和我的利是一样的鱼的害和我的害也是一样的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鱼受利于食我也受利于食鱼受害于食我也受害于食你只知鱼终日有食吃而为利又怎知鱼若终日无食吃而为害呢如此食物的害处太重了而钓鱼的害处却轻了你只知我终日钓到鱼而为利又怎知我若终日钓不到鱼而为害呢如此我受到害太重了而鱼受到的害却轻了若以鱼为本人吃了鱼则鱼受到了伤害若以人为本以鱼为食人无食吃则人受到了伤害更何况在大江大海里钓鱼又是多么的危险鱼生活在水里人生活在陆地水与陆地不同其利益一样鱼受害于饵人受害于财饵与财不同其害处一样又何必分彼此呢你说的只是事物的本质而不知事物的变化。”

用是古典哲学中的一种辨正关系体表示事物的本质本性或本体用表示事物的作用发展变化或结果。)

 

原文

樵者又问曰:“鱼可生食乎?”

:“烹之可也。”

:“必吾薪济子之鱼乎?”

:“。”

:“吾知有用乎子矣。”

:“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苟世未知火之能用薪,则子之薪虽积丘山,独且奈何哉?”

樵者曰:“愿闻其方。”

:“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之相生,水火之相息水火用也草木,体也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子之薪犹吾之鱼,微火则皆为腐臭败坏,而无所用矣,又安能养人七尺之躯哉?”

 

——【译文】——

樵者又问:“鱼能生吃吗?”

:“煮熟之后可以吃。”

:“那必然用我的柴煮你的鱼了?”

:“当然。”

:“那我知道了

我的柴因你的鱼而发生了变化。”

:“你知道你的柴能煮我的鱼可你不知道你的柴为什么能煮我的鱼用柴煮鱼的方法早就有了在你之前人们就知道可世人却不知道柴的作用是火如果没有火你的柴就是堆积如山又有何用呢。”

樵者:“愿意听你说其中的道理。”

渔者:“火生于动水生于静动静相生水火相息水火为用草木为体用生于利体生于害利与害表现在感情上体与用隐藏于性情中一明一暗只有圣人才懂柴与火的道理就像我的鱼没有火烧煮直到腐臭烂掉也不能吃又怎能养人身体呢?”

 

原文

樵者曰:“火之功大于薪,固已知之矣敢问善灼物何必待薪而后传?”

:“,火之体也,薪之用也火无体,待薪然后为体薪无用,待火然后为用是故凡有体之物,皆可焚之矣。”

:“水有体乎?”

:“。”

:“火能焚水乎?“

:“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故灭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故热,是故有温泉而无寒火,相息之谓也。”

:“火之道生于用,亦有体乎?”

:“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是火亦有体,水亦有用也故能相济又能相息,非独水火则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

 

——【译文】——

樵者问:“火的功能大于柴我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易燃物还要柴引燃呢?”

:“柴是火的本体火是柴的作用火本无体通过柴燃烧后才有体柴本无作用待火烧起后才为有用因此凡是有体的物体都可以燃烧。”

:“水有体吗?”

:“。”

:“水能燃烧?”

:“火的性质遇水后能与之对立而不能与之相随所以灭了水的性质遇火后能与之相随而不能与之相对立所以热了因此有热水而无凉火是因为水火相息的原因。”

:“火的功能来于用它有体吗

:“火以用为始以体为终所以火是动的水以体为始以用为终所以水是静的因此火有体水有用二者既相济又相息不止水火天下的事物都如此就在于你如何应用。”

 

原文

樵者曰:“用可得闻乎?”

:“可以意得者,物之性也可以言传者,物之情也可以象求者,物之形也可以数取者,物之体也用也者,妙万物为言者也,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传。”

:“不可以言传,则子恶得而知之乎?”

:“吾所以得而知之者,固不能言传,非独吾不能传之以言,圣人亦不能传之以言也。”

:“圣人既不能传之以言,则六经非言也耶?”

:“时然后言,何言之有?”

樵者赞曰:“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又何思何虑吾而今而后,知事心践形之为大不及子之门,则几至于殆矣。”

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饫,而论》。

 

——【译文】——

:“如何应用呢?”

:“通过意识得到的是事物的本性通过语言传授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现通过眼睛观察的是事物的形状通过数量计算的是事物的多少如何应用阐述万物的奥妙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不可以言传你又如何知道的?”

:“我之所以知道我就不是言传得到的并非我一人不能言传圣人也不能用语言来传授。”

:“圣人都不能用语言来传授那六经不是语言传授的?”

:“那是后人编的圣人又说了什么?”

樵者闻听赞叹说:“天地的道理具备于人万物的道理具备于身变化的道理具备于神天下的各种道理都具备了还有什么可思虑的我从今天开始才知道事物的变化如此之大还没有入门真是白活了。”

于是樵者解开柴生火煮鱼

二人吃饱了后而论》。

 

原文

渔者与樵者游于伊水之上渔者叹曰:“熙熙乎万物之多,而未始有杂.吾知游乎天地之间,万物皆可以无心而致之矣非子则孰与归焉?”

樵者曰:“敢问无心致天地万物之方?”

渔者曰:“无心者,无意之谓也无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

:“何谓我何谓物?”

:“以我徇物,则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万物也何天地之有焉万物亦天地也何万物之有焉万物亦我也何万物之有焉我亦万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则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

 

——【译文】——

樵二人游玩于伊水之上

渔者感叹说:“世上万物之多纷杂繁乱我知道游戏于天地之间万物都以无心来了解并非像你熟悉的那样简单。”

:“请问如何以无心来了解万物?”

:“无心就是无意无意就是不把我与物分开然后物物相通。”

:“什么是我什么是物?”

:“以万物为标准则我也是物以我为标准则万物也是我我与物一样则道理简单明了天地也是万物万物也是天地我也是万物万物也是我我与万物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此可以主宰天地号令鬼神更何况于人何况于物?”

作者:(北宋)邵雍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弘易斋 八字算命 八卦占卜(www.hongyizhai.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13221495900; QQ:360408667; 282905973; 微信:soopark
  •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470号


    浙ICP备17022593号